既然不能带你去一窥伦敦金融城全貌,那就把它带到你眼前

要懂汇 8 0
要懂汇

坚持原创,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交流社区

没有人比我更懂汇

 

如果能够西装革履出入伦敦金融城,大抵是每个金融从业者或更是外汇从业者心中的梦想。这座金钱与时尚交相辉映金融城市汇集了全球最顶尖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外汇公司及其他相关金融公司,而伦敦金融城与著名的金丝雀码头,又是金融行业最为集中的区域。梦想归梦想,然终究抵不过现实。既然不能再伦敦城工作生活,那么汇商(FOREXPRESS)就综合英国BBC、卫报及HERE IN UK等媒体报道,把伦敦城带到眼前,让你一窥这座历史悠久且与时俱进的金融重镇全貌。

既然不能带你去一窥伦敦金融城全貌,那就把它带到你眼前-第1张图片-要懂汇

 

在伦敦的两个金融区——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和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金钱与时尚交相辉映,形成不俗的叠影。1960年代末,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使英国从二战后的第一次衰退期中复苏,提出了码头区(Docklands)再开发计划,将码头区的旧式住宅区更新成为轻工业、商业、贸易的新兴产业区。随后在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又再次主导了码头区中心部的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开发工程,目的在于建设世界一流的金融街。由于环境的改善和政府提供较为宽松的管制措施,在这一时期里欧洲的金融交易普遍开始向伦敦转移,直至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宗教与历史:伦敦金融城仅有几栋密集的高楼大厦

 

 

伦敦金融城在圣保罗大教堂东侧,也被称为“一平方英里”,几栋高楼大厦非常密集,这在周边低矮的房屋衬托下格外突兀。

 

这些高楼是怎样集成起来的呢?伦敦金融城的高楼建筑刚好避开了历史建筑和保护区域,以及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和纪念碑连线的风景。伦敦金融城的建筑设计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

 

1.圣保罗大教堂附近不可以有高楼;

 

2.战争遗留建筑形成了保护区,这部分建筑有历史和建筑价值,除非有政府规划局的特别同意,否则不可扩建、拆除或作他用;

 

3.必须保证圣保罗大教堂、伦敦1666年大火纪念碑远距离的可视性,新建筑的设计不能遮挡。

 

 

正因为要保证古建筑的可视性,许多新建筑都在设计上进行了调整。如,6-8 Bishopsgate在原本的设计上向南移动;兰特荷大厦(Cheesegrater)往北移以避免遮挡视线;对讲机大楼(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超过30多米以低于圣保罗大教堂。

 

曾担任二十多年首席规划师的Peter Rees认为,由于不像其它国家有主题规划,伦敦建筑规划政策不得不更灵活。建筑要求之一就是对楼高的最大限制。对伦敦金融城的限制为305米,以方便飞机能安全通过。

 

对于非常密集的高建筑群,规划师的意见也非常不同。有的规划师认为建筑太靠近而产生不舒适感。也有规划师非常喜欢这种设计,并认为如保险等行业等的特色就是面对面沟通,而密集建筑能够缩小距离。

 

古朴与新潮:伦敦金融帝国的风尚

 

在高楼耸立的伦敦金融城区里,古朴与新潮两种建筑风格,就像是一枚印着英女王头像的金币双面,充分展现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历史悠久、而又与时俱进的双重特性。

 

创建于1694年的英国央行,是世界最古老、最富有的中央银行之一。它当属市中心伦敦金融城古老建筑的代表,古典风貌从其雅称“针线街上的老妇人”中可见一斑。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品,承载着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庄重典雅,也融合了浪漫主义的特征。

 

1986年建成的劳埃德保险公司大厦(Lloyd’s Building),则充满了现代气息,带有科幻的意味。它的电梯、水管等暴露在外,不锈钢、铝材等合金材料使建筑体闪闪发光。它与中世纪街道相映成趣,与周边典雅建筑相得益彰,是创新设计的妙笔。

 

金丝雀码头与金融城:两个金融中心你追我赶

 

金丝雀码头本是伦敦金融城的外溢,却不断发展,地势开阔、交通便利、地价攀升,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老中心也不甘落后,不断翻新重建。依傍伦敦金融城的碎片大厦(The Shard),今年二月对外开放,又将取代金丝雀码头的标志性建筑加拿大广场一号(One Canada Square),成为全英和全欧盟最高大楼。

 

 

 

此外,市中心阳光下的苍鹭大厦(Heron Tower)、小黄瓜(the Gherkin),金丝雀码头夜景中的花旗、汇丰银行大楼,也都极富特色,为伦敦天际线添上华丽一笔。

 

除了引人注目的外观,环保节能是建筑设计的最新风向标。太阳能屋顶、能调节自然光强度的窗玻璃、节能的灯具、循环排污设备,增加了建筑的科技含量,传达了大公司、财团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感。

 

经济与金融:从碎片大厦俯瞰伦敦金融城

 

任何风尚都有轮回更替,经济与金融也有兴衰起伏。随着世界全球化,命运之轮越滚越快,命运女神似乎也将青睐的目光投向东方。2008年金融风暴余威犹在,随之而来的欧债危机、经济二度探底、财政悬崖,是一朵又一朵聚拢在泰晤士河上方的乌云。豪华的建筑时常易主,见证了一家家公司的盛衰兴替。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后,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买下其部分欧洲部门打入西方金融市场,巨资建起的华丽而略带亚洲风情的办公楼,是其雄心勃勃的里程碑。短短四年,野村接连亏损之下大幅裁员,新楼渐空,怕要重演“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怅然。在一轮轮面试筛选中过关斩将、最后昂首进驻瑞士银行(UBS)典雅大楼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们,不知有没有想到过门卡突然失效、被拒之门外的那一天。

 

碎片大厦高力度宣传其“登高望远、鸟瞰伦敦城”的特色,却无法找到足够的公司填充其巨大的空间。大厦开发人揶揄,要将最高的房间租给政治会谈,“将欧洲的最高领导人送上去,直到解决了欧债危机再放他们下来”。“绅士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冲击,如加剧城市阶层分化、移置原住民等,更引来“蔑视穷困的权贵之塔”的批评声音。

 

金融城永不眠息。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承载了盛名权势,见证了风云起伏。观者欣赏赞叹之余,不禁思考西方金融中心的优越性和劣势各在何处?

 

 

美元取代英镑地位,缘何伦敦仍是全球外汇交易中心?

 

由于英国一直以来都希望掌控英镑走势的历史原因,所以外汇业务在伦敦金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二战后英镑的统治地位被美元取而代之,但伦敦却仍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交易量占据全球外汇交易的半壁江山,较纽约两倍还多。

 

虽然金融城里的交易员来自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英镑兑美元的交易员往往都是英国人。另外,英国所处的时区使得伦敦成为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部分:金融城不仅能参与欧洲市场交易,还能参与亚洲市场交易和纽约市场交易。

 

具体来说,三个方面:

 

一、交易时区。作为外汇从业者或交易者,交易时段/时区甚为重要,你会发现伦敦交易时段承接亚洲与纽约两大市场,在中间起着纽带作用,对于伦敦外汇交易员而言,这种交易时间也是最佳的工作时段。

 

二、法制与监管等软环境。英国作为西方金融市场开拓先驱之一,金融相关法律相当完备,金融环境亦健康自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汇经纪商驻扎伦敦的重要原因之一,诸如福汇、嘉盛、GKFX捷凯金融等。

 

三、资讯行业发达。英国拥有发达的媒体行业,有哪些知名的媒体就不多赘述了。英国发达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保证了该国金融市场信息及时、通畅、权威及精准。

 

综上所述,英国整个良好的金融环境造就了伦敦金融城的发达与辉煌,这也是为什么能够在伦敦能够聚集世界顶尖金融公司,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外汇交易中心。

斑马投诉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标签: 金融 伦敦

要懂汇

坚持原创,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交流社区

没有人比我更懂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